关于「The Data Way」
「The Data Way」是由 SphereEx 公司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这里有开源、数据、技术的故事,同时我们关注开发者的工作日常,也讨论开发者的生活日常;我们聚焦开源,也鼓励开发者积极拥抱开源以外的多彩生活。这些,都将在「The Data Way」的节目中一一得到展现。
目前「The Data Way」已上线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Apple Podcasts、皮艇等音频平台,每双周周一更新,欢迎大家积极点击订阅,第一时间接收来自「The Data Way」的更新动态。上期回顾请点击这里。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市场中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庞大的工程师群体,慢慢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工程师文化。
本周,由 SphereEx 推出的【The Data Way Vol.8】继续更新。本期节目以『工程师文化』为主题,从三位资深工程师的视角,重新看待工程师的特性与本质,一起发现关于工程师的核心要素。
点进上方链接,来听听看吧
「本期嘉宾」
王东
必示科技研发副总裁
史海峰
公众号“IT 民工闲话”作者
前贝壳金服小微企业生态 CTO
张亮
SphereEx 创始人 & CEO
Apache ShardingSphere PMC 主席
Apache Member
01 工程师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
工程师文化其实是一个职业特征,也是一个职业共性。
有的人对工程师存在着固有印象,如黑框眼镜、格子衫、不善交际等非常明显的外在特征。但在张亮看来,工程师的内在特点依然十分鲜明,即能够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能够耐心在电脑前坐 8 小时,静下心来去做研究,坐在电脑前面不突兀等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工程师就不能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一定是要能够享受编码的过程。所以说我们看到很多工程师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会显得拘束和不善交际,但是在和电脑去打交道的时候,可能就会很自然。
对于一名工程师而言,所处理的输入是一定要转化成输出的,要么把别人的需求转化成为代码,要么就是把代码所展现出来的 bug 去向上汇报。因此从这个点上去看,其实工程师非常像机器的一部分,或者说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很是像机器的一部分,因为都融入到了整个系统当中。
能够把自己融入到大环境中,和电脑融为一体,是一名优质工程师的特质,也是一名优秀工程师所能够带给大家的感觉。
靠谱和敏捷,是一名工程师非常需要的一种特质。
在王东看来,所谓的踏实和靠谱并非狭义地定义为『老实』,而是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实现的路径,而不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另一方面,一个人靠谱与否,这取决于团队之间协作或需求提出方的评判,通过结果来评估一个人的靠谱程度。这是一个长期氛围的营造,靠谱一次,大家会越来越信任他,进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此外,对于工程师这群能够创造独特价值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其他人一定是不同的。工程师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和靠谱的工作能力,因为工程师需要把现实中的东西用代码展现出来,然后把现实世界抽象成为代码。
02 有了工程师的经历,一辈子都为其感到自豪
不只是工程师,任何一个岗位上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绩来,有更多的人来认可自己,因此这个岗位能不能为他带来成就感就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个人资历的增加和行业的发展,每个人也要适当地去适应变化,进而转变自己的角色。
站在工程师的角度,这两种的体验尤为明显。
在王东看来,刚开始做技术时,很多人一直都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状态,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对于个人而言那整个的工作就完成了。但如果从技术转到管理,开始带团队的时候,所要做的就不再是关注自己的个人任务,比较功利的说法就是需要关心考核,考核下属员工的 KPI、考核个人对于团队的贡献率等等,这个转变的过程本质上是心理建设的过程。
所以要对自己有认知,要对自己当下所处的阶段、所承担的责任有认知。在什么样的位置做什么样的事,具备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能力,是确保职业发展顺畅的关键因素之一。代码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没那么重要。毕竟代码本质上是给工程师看的,因为机器只认 0 和 1,并不需要优雅的代码规范。而当你到了一定阶段,就应该学会放下代码,从更高的角度来俯视行业的发展,这也是种软技能。
那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已经离开了代码,还能够被称为工程师吗?史海峰认为,工程师的思维是伴随一个人整个职业发展阶段的。无论是否一直处于工程师这个圈子里,过去所积累和沉淀的内容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你的思维和做事方法,这是一个有工程师经历的人,无法摆脱也无需摆脱的特质。
欢迎点击上方链接来收听,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SphereEx)回复“播客”进入播客听友群与更多的朋友交流!